在朋友轉寄來的文章裡發現了這篇:好運,可以練習,心有戚戚焉,於是標示了起來,也算是為自己的人生前半場寫個註腳吧。
在那個能力分班的年代升上國中後,進到一個不曉得該算是好班還是壞班的中段班,開始了我渾渾噩噩的國中生活。英文老師對我們班的要求很簡單,只要在段考時把生字全部拼對就算過關,所以我只曉得背英文單字,其他部分完全都不管。數學老師動不動就說著我聽不懂的外星語「f of X等於」,幸好國文我還聽得懂,再加上導師是生物老師,對我們花了些時間,所以國文和生物在班上還算過得去。
國三換了個班級,導師是英文老師,標準訂在九十分,自此我的左手只要遇到發英文考卷就算是廢了-少一分打一下,每次我都熱情的參與,就跟哆啦A夢裡的葉大雄一樣。
考高中,差了0.5分,沒上,結果跑去讀高工。倒是我自己去報名美爾頓,從此開始了一星期五天,每次3小時,回到家都將近十一點,長達一年又三個月不中斷的英文補習,風雨無阻。
靠著這股拼勁,本來是因著英文而吃癟被打的我,到最後反而是靠著英文而通過一關又一關的考試,二專、大學,乃至求職工作,幾幾乎都是英文發揮臨門一腳。
至今謀得一個穩當的工作,發揮自己的能力,滿足自己的興趣,說到底,竟然是不知不覺間見證了「偶然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