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關於災後安定人心


在看電子報時,讀到這則新聞,順手連結了起來。

協助災民 精神科建議與「收驚」雙軌並行

新聞裡已經說明了基本協助災民的原則:多同理心,多傾聽,少指正。

收驚看似原始,與現代的精神醫學似乎格格不入,然而就我個人看法而言,其實有底下的好處:

一、具體可行的儀式。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或意外,容易產生去個人化現象或失去現實感,對於個人的生活功能有極大的影響,然而透過具體可操作的儀式或動作,當事人得以獲得控制自己的行動力,並逐步恢復現實感。收驚特具的行動是道士所不會說出來的。

二、放棄控制的矛盾。一再的努力只會帶來挫折、焦慮時,放棄過度的控制反而有助於放鬆精神、減輕焦慮,某種程度上就是看到自己的限制,不再與自己力所未逮的觀念、現況對抗,換句話說就是改變想法的作為。這並不完全是迷信,而是從束縛個人的思考牢籠中解放。

三、獲得精神支持。收驚是另類尋求支持的作法,不是一種個人與專業醫學的互動,而是個體與在地文化的連結。精神醫學的基礎在於生理心理學及各種神經傳導物質的研究,本質著眼於「人」的生理面,收驚源於本土文化,不分東西,著眼於個體成長的文化環境與心理因素的互動,因而更能針對個人給予支持。

雖然收驚具有上述的三項優點,然而精神醫學的價值不會因而減損,如果發現身旁的親友出現下列情況:
睡眠困難
易被激怒
專注困難
過度警覺
驚嚇反應強烈
警覺性增加
對事物失去興趣(對平日重要的活動不想參加)
對人產生疏離感(不想與人接觸)
情緒反應侷限(感覺不到快樂與愛)
對未來悲觀與失去未來感(不想工作、結婚)
情緒麻木
逃避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活動、地點、思想、感覺
回憶重要事件有困難


那麼,還是用求的、用騙的、用拐的…帶著對方向精神科求助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