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4日 星期日

25KG?天吶~

1025
拖著行李箱到機場櫃台時,
花了好大力氣才把我的行李給放上去,
呼,好重。其實也沒多重啦,問題是,
櫃台小姐看了看電子磅稱的讀數,
什麼也沒多說的拿起一個小標籤,
寫下25這兩個數字。
哈~原來是我的行李超重了。
什麼?超重?!
我可是捏了把冷汗,以為要繳行李超重費哩~

看到這「可愛」的圖像了嗎?
這可是提醒搬運工要小心,別閃到腰了!
即然超重了,就來看看我的戰利品,倒底有哪些吧!
1026
這兩罐我不知是什麼牌子的,會在這裡出現,
純粹是我不小心放進籃子裡、進到行李箱的,
口味如何?不知耶…

1027
ASAHI這個牌子我還聽過,話說我日文當時沒學好,
只顧著把妹而已 ^^"
不過,英文還算過得去,MORNING SHOT,
哈哈,別想歪,就是「早上的一杯」!
看來是頗濃的樣子,只是我在拍照的時候,已近中午,
怕喝了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所以只好先放過它了。

1028
山多利飲料大廠,至少我看得懂英文,suntory,
我只搜刮了4罐,其實那天在超市裡看到的口味更多,
只是有的是紙盒裝,有的是塑膠杯裝,
怕是一撞就開,我的行李恐怕會香味四散,那就不好了。
唉,為了這些咖啡,還有上次PO出的幾罐「泡盛」水果酒,
我還是第一次遇到行李超重的事吶! Orz

1029
呶~這是黑咖啡的特寫,罐上還有點點水滴,
剛從冰箱拿出不久的!
雖然有打閃光燈,只是咖啡中毒了,手會抖,
所以拍得不算是太清楚,哈哈!

1030
GEORGIA,說真格的,
我也不知是哪家公司出的,(後來發現是Coke Cola)
說不定 Mr. Brown 的概念跟它系出同門噢?
這次手沒抖了,只因為鏡頭的光圈開到最大,
所以景深很淺(清楚的範圍小)。
唉,有道是「錢井深」就是指這種類似的照片啦…

1031
我認為包裝很漂亮的罐子,
跟統一出的一系列咖啡在包裝上有得拼,
也是採用名畫,印象中曾在歷史博物館展出類似的畫,
只是我日文太差,看不懂上面寫些什麼,
所以在CGFA裡簡直是大海撈針,只好放棄。
想想還是統一的咖啡包裝較好,至少畫面較大,
這罐子上的圖實在是太小了。
噢,是伊藤園出的咖啡。

1032
AGF在台灣可以買到即溶咖啡粉,
這款備長碳的口味很好,我覺得很好喝,只得一罐,喝完就沒了。
口感很順,哈~別打我! ^^


1033

UCC的亞買加口味,其實我沒什麼印象,
另外的HIGHLAND,不知是哪裡的高地,
恕我咖啡喝得不夠精,完全想不出產地在哪。

1034
最後,這些咖啡罐子來個大合照,
目前還剩下一些,
歡迎來登記預約!

2006年9月17日 星期日

她與他

在多數人的眼中,她其實算得上是個很好的太太,
在孩子年幼時負擔起全職照顧的擔子,
更在孩子上學後開始全職工作,而且收入也不錯,
理家、理財之外,還把自己打理得很好,
秀外慧中的形容詞還真是不為過。

在多數人的眼中,他其實算得上是個很好的先生,
尤其是外在經濟狀況不甚好的情況下,
不但有份專職工作,還能領得好薪水,
更重要的是,家用支出都能負擔起來,
毋須太太過於擔心。

這是外在的世界。

太太認為這不是她想要的家,
先生不了解她的需要,
其實精神層面的生活更重要;
先生認為太太永遠不滿足,
他已經為了這個家努力工作,
為什麼太太還不能諒解呢?

因為先生的不了解,因為自己的需要沒被照顧,
太太開始感到頭痛,覺得這個家有沒有他都差不多,
又因為一些罣礙導致晚上睡不好,
心情不好,甚至脾氣暴躁,覺得自己不再重要;

因為太太的誤會,因為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
先生開始感到委屈,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夠好,
心裡不但感到煩悶,更因為太太的苦惱而自責,
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這是內在世界。

她有錯嗎?
沒有。
他有錯嗎?
沒有。

在家庭裡,這不是零和遊戲,
不是誰對誰錯,也不是找出誰對誰錯的問題,
而是彼此帶著過去從小到大的家庭習慣,
從小聽慣了家庭的音樂,踏著不同的舞步,
卻忘了兩個人組成家庭後,
音樂悄悄換了曲目,
彼此還各自踏著熟悉的舞步,
沒有調整過來。
於是他怪她踩了他的腳,她怨他沒跟上節拍,
眼看舞就要跳不下去。

當他們一起出現在晤談室裡,
舞並未因此而結束,相反的,
一切才正要開始而已。

一起。

2006年9月6日 星期三

左手隨想

兩三個星期前,我的右手中指受了傷,
一小塊的皮就掉了下來,莫名其妙的。
從那時起,我努力保持傷口的乾燥, 平常的洗碗工作近乎停擺,
能不讓右手碰水就儘管不碰, 以便讓傷口趕快復元(當然澡還是要洗),
於是左手逐漸取代右手的部分工作,例如刷牙這檔事。
對於用慣右手的我來說,其實是很不習慣的, 甚至我也會想,
反正洗澡時右手也都泡在水裡,
刷牙的時間反而更短,
也不差那一兩分鐘,
何必這麼不方便呢?何必自找麻煩呢?

沒錯,左手刷牙的確很不順暢, 一開始怎麼拿牙刷都不對勁,
每每胡亂的拿牙刷在嘴巴裡<捅一捅>弄出一些泡沫來,
然後覺得玩不下去時,才偃旗息鼓的潄口收刷, 告訴自己這樣子就夠了。
過了幾天,左手拿牙刷開始有些習慣, 也變得有模有樣,
覺得刷牙越來越乾淨,不知不覺間, 用左手刷牙也快要一個月的時間了。
甚至於現在,
我開始用左手拿著叉子吃飯 (不是湯匙,那沒什麼挑戰;不是筷子,那難度太高了),
不怎麼順暢,許多比我晚進餐廳用餐的人都比我早吃完離開,
我還在笨拙的刺著、挑著、撥著飯菜。
反正中午休息時間就這麼長, 提早個五分鐘其實也沒什麼差別,當是好玩吧。

前陣子<賴聲川的創意學>一書推出不久, 許多雜誌也開始談起創意,
彷彿每個人都需要創意, 而且只要學著他的方式,諸如旅行、生活、禪修…等,
創意會找上門來。
再前不久,<藍海策略>一書的推出,也引發一陣風潮,
許多雜誌也開始提到個人、企業要如何找到自己的藍海,
而不必在紅海裡拼得要死要活的。
也在不久前,<LOHAS>這名詞的出現使得許多人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夠不夠樂活,
是不是有哪些指標事項沒做到或沒做好。
各類資訊傳入我們的眼裡、耳裡, 告訴我們該吃些什麼、該過怎樣的生活、該如何打拼、該怎樣穿才好看、該怎麼投資理財、該住在哪裡、該怎麼怎麼的…
一大堆的提醒在我們的四周出現,
最好是我們腦子裡內建一台SmartPhone+GPS+XBOX+iPOD+++,
然後我們就不必煩惱何時跟不上大眾腳步而顯得落伍。

是呀,我們有一堆該做的事情要做,又怎麼樣呢?
用右手吃飯既順手又快,那又怎麼樣呢?
當我們被外在世界給制約,當我們被順手給習慣時,
往往會忘了我們其實是有選擇的權力, 而不是對任何事物都要照單全收,甚至是勉強自己去接受。
可惜的是,往往都要遇到一些事情,例如右手受傷, 使我們必需改變生活,然後,
我們才學會換上不同的眼鏡來看待世界,
不再受限於外在標準或過往經驗,
最後才會開啟不同的生活視界。

嗯,有機會也試試你的左手吧。

2006年9月4日 星期一

心理治療的道德責任

心理治療的道德責任:面對個案的專業倫理
Soul Searching: Why psychotherapy must promote moral responsibility

作者:威廉.竇赫提/著
譯者:李淑珺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04 年 09 月 14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對多數人而言,心理治療還是個陌生的名詞。
一見到治療兩個字,便會聯想到是不是有什麼病才會需要。
心理有病是不是就是神經病、瘋子——這些過去因為不了解而被汙名化的疾病。
然而在現代社會裡,面對的社會環境日益複雜,許多曾經不是問題的狀況,
卻漸漸變成個人的困擾來源,無力感也隨之加深。
這些困擾不見得會造成心理疾病,卻會在直接或間接上造成個人的心理壓力。
因此,時至今日,心理治療不再侷限於過往耗時耗錢的活動,
轉而成為個人遭遇心理困擾時得以求助的方式之一。心理諮商也成了心理治療的另一種可能。

教育、輔導、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這幾個名詞的意義不盡相同,
卻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它們的活動皆指向著相同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在這本書裡,討論的主題就是心理治療從業人員所要面對的議題,
諸如承諾、正義、誠實、社區等。
只不過這些議題與本文想討論的較無相關,只不過是陪襯的綠葉而已。
我認為這本書的紅花在第二篇-心理治療師的核心特質:關懷、勇氣、審慎。

審慎。
面對著當事人內心錯綜複雜的各種想法、經歷、感受,
心理治療師其實就像摸著石頭過河,一刻也大意不得的帶著當事人探索走過激流淺灘,
可以是走到對岸,也可以是尋找源頭。
好朋友也可能可以勝任這工作,
唯一不同的是,心理治療師的訓練過程中養成了隨時查看地圖的習慣,
會經常檢視內心感受的指南針,看看哪些感覺特別強烈或虚弱。
帶著這指南針,治療師在判斷哪個地方該深究,哪個地方該輕探,
哪個問題要追到底,哪個事件要放心底便有了指標,
不會只是漫無目的詢問當事人而已,這卻是朋友不見得能勝任了。
至於如何判斷一位心理治療師的審慎程度呢?
這可以從治療師所給予的回饋或建議是否合乎現實加以檢視,
此外,治療師的建議不會太多,也不會催促當事人做出決定,
而這樣的態度會持續出現在整個會談裡。

勇氣。
治療師其實是冒著失去當事人信任與合作的風險與當事人一起工作。
心理治療師也可以選擇輕鬆式的方式和當事人談話,
會談了許多次一直讓當事人感到舒服,然後?然後就沒了。
這情況充其量只是讓當事人找到談話的對象,
就像我們在理髮時和理髮師聊天、逛街時和店員閒聊,
只是多了隱密性而已,對當事人的協助極為有限。
治療師應該有足夠的勇氣去詢問,去挑戰當事人不想面對的事情,
這可能會引發當事人的憤怒或難過或自責或其他情緒,
然而這冒險的前提是為了提供當事人機會去深入的瞭解自己,
這冒險的前提是兩者之間已發展出足夠的信任與安全,
這冒險的前提是治療師已審慎評估過當事人的狀況而下的決定。
一旦治療師有勇氣去面對當事人的任何回應,心理治療的關係才有可能往更深的地方發展。

關懷。
或許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心理治療師的工作本質在於關懷個案,
然而本書作者仍不厭其煩的指出這一點。
難道是國外的心理治療師特別需要注意關懷這特質嗎?
還是國外的心理治療師看錢不看人,所以作者才要特別強調此點?
當助人工作變得更為機構化,當助人工作變得更講究界限時,
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變成只在特定環境下給予,然而一旦脫離了機構,關懷也就盪然無存了,
這也難免會引起當事人的反彈,認為心理治療師的關懷只存在於晤談室裡,存在機構內。
心理治療之價值及作用要能發揮,
維持關係的單純是其中一項要素,超出本文的討論範圍,可是,
關懷就只能在門裡進行嗎?
本書將關懷放在第一個討論,筆者卻放在最後,
並打算以書裡引用 Viktor Frankl 的故事做為結束。

最近有一次,我在凌晨三點接到一位女士的電話,
她說已經下定決心要自殺,但是想知道我對這件事會說什麼。
我用所用想到的理由反駁這個決定,爭辯她應該活下去。
我跟她講了三十分鐘,直到她向我保證她不會自殺,
而且會來醫院找我。但是等她到醫院來找我時,
我才知道原來我所說的理由中,並沒有一個打動她。
她決定不自殺的唯一因是我在半夜被吵醒,卻沒有生氣,
還耐心地聽她講話,跟她講了半個鐘頭。
她認為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事情,那這個世界一定還值得人繼續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