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換你帶了!」吃到一半的我突然嚇了一跳,幾乎要口中的義大利麵吐出來,因為,開口說話的人是宗堅老師。
和宗堅老師的緣份結得頗早,那時在馬偕協談中心全職實習到了下半年,聽得淡江大學心諮所開了「表達性藝術治療」,便先問了曾拜宗堅老師為老闆的同事、還央貓督導大人能不能讓我去,從此我就開始為期18週、每週三上午淡水、中午趕回台北接案的通勤人生。至於認識張娜娜、何津津,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之後,宗堅老師離開淡水去到彰化,一晃眼也十年,然後在2015/3/5(四)樂聲戲院晚上,Yalom's Cure電影欣賞散場、走出樂聲戲院後,便遇到宗堅老師以及威豪正在出口處聊天,我也湊了過去聊了起來,順便也撈個任務回家,成為《Creative Family Therapy Techniques》翻譯小組的一員,偶而跑去彰化討論、多數時間龜在台北和一大堆的英文字奮鬥著。
書籍順利在2016/11/01上市。
從那時起,和宗堅老師更熟,在某次,老師問我有沒有空來【隱喻與療心:榮格取向表達藝術治療】工作坊當助教。
噢,好噢。
不知不覺也當老師的助教好幾場了,直到今天晚餐時,老師再度提起這件事,我曉得也不能再混了;逃得了2020,逃不了2021,何況,早在老師2019提起時,我也開始慢慢準備,透過閱讀及反思而寫了「麵包內在之旅」,當成是暖身。
老師當年的授業到現今的共事,甚至不知是何時要上身的請託,我其實誠惶誠恐,畢竟沒像老師受過完整的榮格訓練,然而,老師都這麼提、我也避了這麼久,再下去也不是辦法。
「那,我先從自己家裡開始練功吧。」
反正,榮格在四十多歲遭遇挫敗、或者是幼年面臨孤單時,也經常是以創造出各式物件進行對話而療癒了自己,在巨人的肩膀上,我看得更遠,大概會容易些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