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嵯峨野的召喚
戳章、楓葉、銀杏葉。
去過京都三四次還沒搭過嵯峨野線,但我知道是條很美麗的路線,慚愧。
感謝 Thomas 帶回這麼個紀念,讓我感受到嵐山的楓紅、渡月橋的秀麗,以及嵯峨野峽谷的壯麗。看來下次再去京都時,要把這條路線列進來了。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整理
趁著整理書櫃的同時,把一堆文件夾的資料整理了一番。
先說為什麼要整理書櫃好了。
一個多月前在社團裡放出消息,說要把我書架上的書送一送,結果就東想西想的,想要怎麼搞才會比較好。結果這麼一想,倒是想到年底,仍是沒有任何動靜。很巧的,社團裡的康樂股長提議年終交換禮物,於是我心念一動,不如就趁著交換禮物兼聚餐的時機開放家裡,讓伙伴直接來挑書吧。
其實書櫃還沒開始整理,著手的是書櫃底下不曉得放了多久的資料夾。望著近三分之一是空著的空間,大概是去年清出來的。
不曉得今天能清出多少呢?
先說為什麼要整理書櫃好了。
一個多月前在社團裡放出消息,說要把我書架上的書送一送,結果就東想西想的,想要怎麼搞才會比較好。結果這麼一想,倒是想到年底,仍是沒有任何動靜。很巧的,社團裡的康樂股長提議年終交換禮物,於是我心念一動,不如就趁著交換禮物兼聚餐的時機開放家裡,讓伙伴直接來挑書吧。
其實書櫃還沒開始整理,著手的是書櫃底下不曉得放了多久的資料夾。望著近三分之一是空著的空間,大概是去年清出來的。
不曉得今天能清出多少呢?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序二
「黏土或培樂土能影響人們的情緒反應,它們可以降低人們的警戒和抗拒,讓案主更加放鬆和自在地表達。」
~音樂雕塑椅 Shirley U. Lindemann
記得小時候,住家附近有許多建築工程進行著。卡車載來一批批的沙土,直接倒在工地旁的空地上,堆得像小山一樣高。我特愛那種剛剛倒出來的沙土,飽含溼氣的蓬鬆,踩在其上雙腳深陷其中的涼快感,或是捏在手中很容易成團的觸感…這些特質讓新鮮的沙土成為我虎視耽耽的對象,殷殷期盼著什麼時候再有新一批的沙土出現。等到沙土被雨淋被踩踏被取用而不再那麼蓬鬆新鮮時,挖沙坑、挖隧道、做沙球,甚至是在一片平整的沙土上運用工地旁的磚塊碎石樹葉上演各式各樣場景,不管是獨自一人,或者是和手足鄰居,那片沙子化身為我們這些孩子的遊樂園,無聲的陪伴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放學後的時光。
數年前,家父被診斷出罹患二期食道癌。彼時我剛經歷諮商心理師國考失敗的過程,表面上為自己找各種說詞的不在乎,其實只是為了掩飾內心的失落而沒有意識。一次,我和他聊天扯淡,問他有沒有什麼遺憾的事。「沒有。」他想了一想,很認真的回答我。一個多月後,我便開始到救國團上麵包烘焙課程,為期八週,同時一邊上班,一邊準備8月的國考。在揉麵團打麵糊的操作中,到最後看到成品從烤箱出爐,對父親身體狀況的擔心以及考試的壓力,在當時似乎都成了模糊的背景,不復干擾我。
從沙土到麵團,一個是建材,一個是食材,前者吃不得,後者能入口,這些看似不相干的原料,對我而言,中間其實有著許多共通的地方:不需要言語表達,都要動手操作,而且樂在其中。
對成年人而言,使用口語表達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這可是每天都在進行的活動,根本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與力氣思考就能說出;對孩童來說,玩才是他們最熟悉的語言,有目的的競爭、無目的的嬉鬧、自言自語的左右手、橡皮擦與鉛筆的角色扮演…。在幻想與現實之間穿梭的孩童,所處世界的豐富,其實遠遠超越大人的理解-只因為我們太熟悉、太倚賴語言,每天在例行工作與生活瑣事的縫隙中汲汲營營,以致於我們忘了自己曾經也是孩子。
在這本書裡,並沒有太多深奧的學理背景,而是一個又一個吸引孩子們參與的活動,一旦能邀請孩子樂在其中,那麼治療關係就可以順利展開了--前提是,身為成人的你,也得先找到自己能夠樂在其中的事物,找回那個曾經是小孩的你,那麼,孩子也將會和你一樣,展開這段治療關係了。
Enjoy!
~音樂雕塑椅 Shirley U. Lindemann
記得小時候,住家附近有許多建築工程進行著。卡車載來一批批的沙土,直接倒在工地旁的空地上,堆得像小山一樣高。我特愛那種剛剛倒出來的沙土,飽含溼氣的蓬鬆,踩在其上雙腳深陷其中的涼快感,或是捏在手中很容易成團的觸感…這些特質讓新鮮的沙土成為我虎視耽耽的對象,殷殷期盼著什麼時候再有新一批的沙土出現。等到沙土被雨淋被踩踏被取用而不再那麼蓬鬆新鮮時,挖沙坑、挖隧道、做沙球,甚至是在一片平整的沙土上運用工地旁的磚塊碎石樹葉上演各式各樣場景,不管是獨自一人,或者是和手足鄰居,那片沙子化身為我們這些孩子的遊樂園,無聲的陪伴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放學後的時光。
數年前,家父被診斷出罹患二期食道癌。彼時我剛經歷諮商心理師國考失敗的過程,表面上為自己找各種說詞的不在乎,其實只是為了掩飾內心的失落而沒有意識。一次,我和他聊天扯淡,問他有沒有什麼遺憾的事。「沒有。」他想了一想,很認真的回答我。一個多月後,我便開始到救國團上麵包烘焙課程,為期八週,同時一邊上班,一邊準備8月的國考。在揉麵團打麵糊的操作中,到最後看到成品從烤箱出爐,對父親身體狀況的擔心以及考試的壓力,在當時似乎都成了模糊的背景,不復干擾我。
從沙土到麵團,一個是建材,一個是食材,前者吃不得,後者能入口,這些看似不相干的原料,對我而言,中間其實有著許多共通的地方:不需要言語表達,都要動手操作,而且樂在其中。
對成年人而言,使用口語表達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這可是每天都在進行的活動,根本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與力氣思考就能說出;對孩童來說,玩才是他們最熟悉的語言,有目的的競爭、無目的的嬉鬧、自言自語的左右手、橡皮擦與鉛筆的角色扮演…。在幻想與現實之間穿梭的孩童,所處世界的豐富,其實遠遠超越大人的理解-只因為我們太熟悉、太倚賴語言,每天在例行工作與生活瑣事的縫隙中汲汲營營,以致於我們忘了自己曾經也是孩子。
在這本書裡,並沒有太多深奧的學理背景,而是一個又一個吸引孩子們參與的活動,一旦能邀請孩子樂在其中,那麼治療關係就可以順利展開了--前提是,身為成人的你,也得先找到自己能夠樂在其中的事物,找回那個曾經是小孩的你,那麼,孩子也將會和你一樣,展開這段治療關係了。
Enjoy!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