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動中覺察工作坊之發現

2017-10-15_08-05-41
工作坊第二天的骨頭人。

一切從《身體的智慧》這本書開始。那是今年八月偶然在架上看到的一本書,五月底才出版,挺新鮮的一本書。才翻沒多久,立刻決定借了回家讀。

越讀越有興味,一來是想到自己瑜珈課經常卡關,不是頸子卡就是腹背卡,卡久了總會納悶有沒有解決的方法,二來是正念課程也強調覺察,覺了老半天,痛點絲毫不見消退依然故我,再怎麼無差別的接納還是有限。被書裡的內容激起更多好奇,想親身體驗這是怎麼回事。

問了谷哥大神,發現這本書的譯者易之新醫師了班,於是很快在八月下旬報名、九月上旬繳費,總算盼到十月中旬的工作坊。

一進入工作坊,迎面而來的就是這個骨骼模型,是在暗示百年之後人皆如此嗎?因為,易之新醫師(後來我都直接稱他老師了)曾翻譯過 Irvin D. Yalom 著名的《存在心理治療》,上篇談的就是「死亡」,有道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不過,這個骨頭模型和上述沒有任何關係,純粹只是易老師用來解釋軀幹及四肢結構。噢,易老師是開業醫師,小小的名詞解釋是小菜一碟而已。

(前言太長廢話太多了,囧)

兩天的費登奎斯動中覺察工作坊*,幾乎都是躺著進行,身體的智慧一書有提及原因,在此不多說。幸運的是,我在第一天就有發現,那是個簡單的動作:


左手在下、側躺在地上,雙手、雙腿重疊,身體、大腿、小腿互成90度,形似注意符號ㄣ。

接著,右手越過頭頂,伸向左耳,然後,想像手和頭是連在一起,輕柔的抬起頭,動作小而輕而慢。

這一點都不困難,側躺、伸手、抬頭,這連貫動作一氣呵成沒有任何停滯,我想大多數人都可以輕易做到。
神奇的是,操作兩三次之後,右上臂竟然有股輕微的麻麻的感覺。(tingling,謝謝易老師今天細問症狀,如果是 numbness 的麻就可能是神經系統的問題)


我在中午休息時,便向易老師提出詢問,他回答道,在自己舒適的範圍內操作即可,動作可以再慢一點,細細覺察到刺麻感出現之前的感受,有沒有辦法可以改善,總之,身體的實驗有各種可能,不妨再多留意。

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下午的第二堂課,照例是從平躺開始。然而不到幾次呼吸,換成是左腿外則出現麻麻的感覺,持續的時間較昨天的上右手臂略久。麻麻的感覺當然以我的耐受能力,我還能繼續操作,過不久,麻痺的感覺跑到胸椎處。想不到,麻刺感會跑來跑去的。

回到那個骨頭模型。

如果將一個人的軀幹及四肢看成是一個英文字母X,我的右上手臂和左腿外側以及胸椎,剛好是位在英文字母的同一條線上,而胸椎的麻刺感又呼應了昨天易老師觸摸了我的背脊、發現左右兩側張力不均等,再細究下去,似乎還有更多值得發現之處…


易老師一再強調,費登奎斯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覺察而已;費登奎斯不是治療,而是發現個人對自己身體所負的責任而已。

正念(mindfulness)、瑜珈(yoga)、費登奎斯(Feldenkrais),如果再加上focusing(澄心)**、完形治療(gestalt therapy),這五者都有關連,有其相似之處,認真探究其中一種,都可以寫出好幾本書了。奈何阿宅我不良於形容,無法詳盡。如果有興趣的話,還請參加各式工作坊,或留言之。


更多關於費登奎斯,請前往易之新老師所設之網站: https://feldenkrais-taipei-center.weebly.com/

*費登奎斯,Moshé Feldenkrais,是動中覺察方法的發現人,此文中的費登奎斯,可稱其人,亦可稱其法,混用之。

**focusing,詳見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cusing,或見關於澄心(FOCUSING) http://www.jcf.org.tw/28548245152017132057.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