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日 星期六

麵包的造型  


「因為是使用可塑性極高的麵粉,基本上什麼形狀都行。…日本有烏龍麵、蕎麥麵、素麵的麵條類的設計,這是以簡素為宗旨的日本人生活感所產生的『和』的造型。」《請偷走海報!》

看的雜書越多,從中間得到的樂趣也越多,和麵包的聯想也跟著豐富起來了。本書作者原研哉是位設計師,他的文章基本上是環繞著設計為主,而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建築師的通心粉展〉,談的是他所策展的活動。

麵包有各式各樣的造型,也因主要材質變化而口感有所不同,例如菠蘿麵包、法國棍子、布里歐、可頌、丹麥…,但我壓根兒沒想過將麵粉和建築材料類比,開啟新視野。

麥的主要進食狀態,是先改變其外形磨成粉而後加工,成為麵包或麵條。通心麵主要作用是醬料的載體,因此會有各式各樣的溝槽、凹痕,乃至孔洞和造型,都是為了盡可能地讓更多的醬料附著在麵體上。即便有人直接食用大燕麥,也要經過高壓滾筒碾成片而後成為食材,至少我不知道有人以麥的原形進食。

相較之下,米可以原形成為食材,也能磨粉加工,然而其造形沒得變化。天然的產物、天然的造型,頂多是磨成粉和了水、經過高壓噴嘴擠成條狀米粉,或者是壓在容器裡製成狀元糕,或者是摻入其他的餡料變成碗粿,再不然就是放進缽裡用力擊打、提升米飯的黏性,搗成麻糬,很少聽過或見過不同造形的米粉(?)。

不管是米或是麥,提供的澱粉熱量是維持生計的主要成份,然而承載餡料的方式極為不同。會不會這也是影響著我們思維方式的一種潛文化?另外,麵粉看似多變,在揉搓後形成麵筋,相較之下米飯無法形成麵筋,卻能夠搗成黏性極強的麻糬。兩者在進食形式以及質地變化非常的不同,有沒有可能這也是形成西方麥文化的個人主義、講究多元發展,以及東方米文化,緊密的人際互動、講究群體和諧呢?

天曉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