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馬拉松式的遴選過程,
最後要從十五名候選者裡找出一位最佳人選,
對於在場的所有委員都不是輕鬆的過程。
遴選分為兩階段,一是demo,二是口試,
demo在觀察候選者的準備度及流暢度,
口試的目的在於發現前一階段未能注意的人格特質,
最後的綜合討論則是再從這十五位裡找出眾人皆有共識的人選再次討論,
決定最後的人選。
十五位候選人的名單列在白板上,
要逐一討論恐怕力有未逮,
於是主席提議先將名單縮減為六名再來討論,
在座的委員都無異議的通過。
經過十多位委員第一輪投票給自己心目中的前三名候選人後,
最高票的前六名留在白板上,並擦掉姓名底下的票數。
「對於X號,委員有什麼看法?」
主席按照應試序號逐一請委員們各自發表,
每個人提出的每法都不大一樣,
有的著重於demo技巧的流暢度,
有的看重的是口試的表達態度,
有的專注在demo時所呈現出來的樣貌,
十多個委員,有的發言頗多,有的發聲幾句,有的則是沈默到底。
說到底,這個遴選過程,
每個委員心底都各自有一把尺,我也一樣,
別人的話只是拿來參考用的,在最後的表決之前,
誰也不曉得結果會是如何。
對於六位候選人的討論告一段落後,
第二輪的投票氣氛更為詭異,
雖然名單裡的六個人跟所有的委員都沒有任何關係,
最後挑選出來的任一人都會是影響著其他人、其他家庭。
白板上終於只剩下三個名字,
這三位候選人各有各的強項,
整個會議室裡陷入沈默的時間似乎也變長,
這大概是我自己的感覺吧,
畢竟我的一票可會是影響著某一個人將來的工作,
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
「委員們有什麼意見嗎?」主席再度徵詢大家的意見,
這回的發言感覺到討論得更細,
甚至是demo時太過於流暢都被拿出來品評一番,
太流暢,太假,作戲作得太足太過頭了。
「主席,我有個意見,不曉得適不適合…」
一個先前沒什麼意見的委員發言了。
「我聽一位以前在這裡的同事說…」
原來,這委員先前的同事和某候選人曾為同學,
觀察並聽說某候選人的事蹟。
「嗯,既然有這個消息,那要一起問問這三個人過去的工作經驗好了…」
主席拿起手機,一個個詢問他們過去的上司…
心得:
一、風評要留給人探聽,不是自己在自傳裡寫好看的;
二、對上對下對同儕的態度要一致,不然怎麼丟掉工作機會都不知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